资助育人是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学生资助全过程,开展励志、诚信、感恩、贵任、素质拓展等主题教育,把资助落脚点放在人才培养这一核心任务上,不断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和育人水平,确保每一位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顺利就业,为学生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资助工作格局
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将资助育人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学校—学生工作部(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院”三级学生资助管理体系。2024年,学校新修订的《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发布,并按照国家及云南省学生资助项目、校内资助项目制定了14项实施细则,不断夯实奖、助、贷、补、勤、减、免、偿“八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完成6873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按照相关管理办法及校级评审会审议意见,向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超2500万元,覆盖8000余人次,充分发挥奖助学金的激励和帮扶作用。
学校持续强化奖、助、贷、补、勤、减、免、偿“八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确保每一位学生顺利入学、安心学习、顺利就业
持续推进“三个走进”,提升资助服务质量
学校积极探索学生资助育人服务工作新路径,持续推进资助育人走进学生社区、走进学生课堂、走进学生家庭。学校持续用好“一站式”学生社区这一服务平台,制定《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领导干部、党员教师联系学生社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联系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先锋模范作用,借助书记校长下午茶、餐叙和走访等形式进入社区,及时解决涉及家庭困难学生思想、学习、生活上的难题。
除了用好课堂开展资助政策宣讲外,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还把 “筑梦经管·励学坊”之校内勤工助学系列技能培训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提升计划”搬到课堂,并用好校内资源,邀请教学名师为学生开展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提升专业技能。学校还持续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活动进家庭,利用寒暑假开展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家访活动,以家校联动的方式实现资助帮扶个性化。
校领导深入学生社区,及时了解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学校持续开展“暖冬关爱”活动进社区,向470名家庭困难学生发放御寒冬被,切实关心家庭困难学生的成长
强化思想引领,突出资助育人实效
开展资助育人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环,学校将思政元素融入资助育人的各个环节,坚持扶德扶智扶志并重,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厚植家国情怀。2024年,学校15支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伍分赴云南省13个县市,同步开展志愿服务和学生资助政策宣传,切实将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送进千家万户,践行新时代青年担当。以岗帮扶促成长,学校积极整合校内资源,搭建校内勤工助学实践基地,2024年通过举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内勤工助学双选会的方式,从34个校级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中提供141个勤工助学岗,涵盖科研、行政、公共服务等多种职能,让学生在岗位上历练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自立自强意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如今,受助在校生化身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活跃在校内外,开展资助政策宣讲。商学院2023级学生陈敏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及“2024年度云南省最美大学生”。越来越多的云经管学子毕业后投身于乡村基层工作中,涌现出娜布拉等一批优秀的乡村致富带头人,资助育人实效不断显现。
学校举行2024年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校内勤工助学双选会,共为学生提供141个岗位
陈敏,商学院2023级学生,曾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及“云南省最美大学生”等称号
未来,学校将持续强化奖、助、贷、补、勤、减、免、偿“八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不断拓宽学生奖助覆盖面,完善“物质帮扶+教育引导+关爱服务”资助模式,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和感恩励志教育,为受助学生提供心理健康辅导和就业帮扶,全面助力受助学生成长成才。
一审一校:周尊雄
二审二校:李如强
三审三校:者胜祥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学生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