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生工作网  >>  "一站式"学生社区  >>  浏览文章

队伍入驻+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全维度育人队伍矩阵

更新时间:2025年06月07日       访问:0       编辑:学生工作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要求,将“队伍入驻”作为育人核心抓手,构建起“党政领导干部带头、学工队伍主力、专业力量协同、学生骨干自治”的全维度育人队伍矩阵,推动校院领导力量、管理力量、服务力量、思政力量全面下沉社区一线,形成“人人参与育人、时时体现育人、处处彰显育人”的生动格局。


一、多维队伍架构,构建协同育人格局


学校构建“党政领导+学工队伍+专业力量+学生骨干”四级队伍体系,形成全员下沉、全时在场、全程协同的育人格局。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担任社区“教师楼长”,学校党政领导人均每年深入社区8次,通过“书记校长面对面”“书记校长下午茶”等活动,直接倾听学生诉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教师层长”,与学生社区结对联学,推动政策落地与资源整合。学工部门牵头建立“学校主导、学工牵头、多方协同、学院主办”机制,统筹14个部门入驻图书馆综合体“一站式”服务大厅,集成83项学生事务,实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切实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


eb0dfc92282483dfaf77fb8f2f4e622.jpg


aadf3f410c31d9087e4aa6927900cf7.jpg


二、辅导员队伍驻楼,筑牢育人一线阵地


辅导员队伍全面入驻社区,实行驻楼办公制度,一年累计走访宿舍9000余次,人均走访72次。通过“谈心谈话—需求收集—问题解决”闭环机制,及时回应学生学业困难、生活困难及心理困惑。智慧社区辅导员设立“学业帮扶角”,针对学业困难学生开展“一对一”课业辅导;医家仁社区辅导员联合专业教师,在社区开展急救技能培训,总覆盖3000余名学生。


c2a460337973653874474ee8f71960e.jpg


三、学业导师入驻,专业赋能社区教育


学业导师队伍深度参与社区育人,556名学业导师结合专业特点开设“社区讲堂”,构建“专业知识进社区、实践能力在社区、成长成才于社区”的育人模式。工匠部落社区学业导师带领学生开展“建筑模型制作工作坊”,通过CAD绘图实操、建筑材料讲解等沉浸式教学,让学生在社区内掌握专业技能;“艺术+”社区导师组织非遗扎染、陶艺体验活动,音乐党课,将传统文化传承与艺术实践结合,形成“艺术浸润社区”的特色品牌。学校打破校内导师单一模式,聘请行业精英担任社区“校外导师”,青创社区聘请企业家导师,开展“创业故事茶话会”,分享商业实战经验;信智社区引入行业专家举办“智能技术前沿”讲座,解析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领域趋势,有效拓宽学生职业视野,实现“校内导师夯基础、校外导师拓格局”的双向赋能。


四、管理服务下沉,提升精准服务效能


后勤、安保、心理健康等服务力量常态化入驻社区,打造“15分钟服务圈”。88名后勤服务人员驻点社区,负责设施维护、卫生管理及生活服务。安全保卫部门在社区设立警务室,联合属地派出所开展“警校联动”,每月组织反诈宣讲、消防演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社区设立“心灵驿站”,专职心理教师定期驻点,通过沙盘治疗、团体辅导等形式,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开发“心理晴雨表”线上平台,动态把控学生的心理问题,构建“宿舍—班级—社区—学校”四级预警网络。


五、学生队伍自治,激发主体参与活力


学校培育“自律委员会+楼栋长+楼层长”学生骨干矩阵,23名楼栋长、170名楼层长担任社区“治理先锋”。每日开展宿舍巡查、文明劝导及活动组织。知书社区学生骨干发起“宿舍公约共创”活动,组织学生制定《社区文明行为准则》;至善社区成立“学生讲师团”,开展“师范生技能微课堂”,覆盖社区学生。学校依托“大学生服务团”“党员先锋队”等组织,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智慧社区学生团队自主策划“变废为宝”环保DIY大赛,青创社区创业学生举办“社区创意市集”,砺剑社区国防后备连组织“魔鬼训练周”活动,形成“学生策划—学生执行—学生受益”的自治模式。


六、制度保障强化,推动队伍长效履职


学校出台《领导干部、党员教师联系学生社区工作实施方案》《辅导员驻楼管理办法》等制度,明确队伍职责与考核标准。党员教师联系宿舍实行“三个一”制度(每月1次谈心、1次走访、1次记录),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评优;辅导员驻楼工作与职称晋升挂钩,建立“队伍入驻成效反馈机制”,通过学生满意度调查、社区治理成果评估等方式,推动队伍服务精准化升级。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通过“队伍入驻”的持续深耕,形成了“领导带头、学工牵头、多方协同、学生自治”的育人共同体。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强化队伍专业化建设,深化“党建引领+专业赋能+实践创新”融合模式,让各类育人力量在社区“扎根常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


一审一校:周尊雄

二审二校:李如强

三审三校:者胜祥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学生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