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为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关心爱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深切关怀,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寒假,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温暖工作的通知》(教助中心〔2017〕20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家校联动,做好资助育人,切实保证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真正落实到每一位需要资助的学生,提升学生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决定开展“暖冬传爱·筑梦同行”资助育人系列活动,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暖冬传爱·筑梦同行
二、活动时间
2025年1月—2月
三、活动对象
全校受资助同学
四、活动内容
(一)鼓励受助学生返乡开展资助政策宣传活动
01活动目的
充分发挥受助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他们化身资助政策 “宣传员”,利用寒假返乡契机,深入家乡基层,将国家、云南省和学校的资助政策传递给更多需要的人,唱响资助育人主旋律。
02具体要求
①各二级学院组织受助学生成立宣传小队,可按地域进行分组,确保宣传覆盖范围广泛。
②宣传形式应多样化,通过举办小型宣讲会、走村串户交流、设立咨询点等方式,向邻里乡亲、学弟学妹及其家长详细介绍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资助项目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与资助标准,用亲身经历消除大家对求学经济压力的担忧。
③宣传小队需提前规划路线、准备充足的宣传资料,如宣传手册、海报等,资料由学校资助办统一提供模板,各学院按需制作。活动过程中要做好记录,包括宣传场次、受众人数等信息。
④各二级学院需要上交资助政策宣传活动照片,须是由自己用手机或相机拍摄的JPEG或GIF格式的数码图片,横版,图片不得进行合成处理,单幅图片大小不超过2M。各二级学院收齐照片后,以“学院名称+资助政策宣传活动”命名,报送至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二)“家访传温情”寒假家访慰问活动
01家访对象
①.家访2023-2024学年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获得者,向学生家长分享学生的成绩和荣誉,勉励青年学子信仰坚定,志存高远,勇于创新。
②.深入了解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家庭、学习与生活情况,听取学生家长对学生资助政策、措施的反馈与建议,挖掘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事迹。
02家访方式
各二级学院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多渠道开展家访慰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线下实地入户家访3-5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线上家访以电话、微信视频、腾讯会议通话为主要形式,辅以短信、邮件等形式,原则上要求全覆盖,尤其是2024年认定为特别困难学生要求线上家访全覆盖。
03家访内容
①.加强家校沟通,资助帮扶个性化。从家庭居住环境、家庭成员构成、健康状况、收入来源、开销状况等方面调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以及在家表现;向家长真实客观地反馈学生在校期间的表现、受助等情况。
②.宣传资助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详细讲解国家、学校实施的各项资助政策,着重宣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学校资助政策,提高资助政策的知晓度和发挥帮扶作用。
③.挖掘励志事迹,解决共性问题。在家访期间,除常规内容外,注重挖掘宣传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励志事迹,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日常与家人的相处情况、学生父母对子女未来发展的期待情况,听取学生家长对学校资助政策、措施的反馈与建议,分析家访中发现的共性问题。
④.受资助学生回访。通过了解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校勤工助学等受资助学生在寒假期间的消费生活情况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进一步做好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04家访要求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慰问中,要坚持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引导同学们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及时收集家访对象对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家访信息的记录和整理。活动结束后,认真梳理分析,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形成家访报告,为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提供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各二级学院在家访中要做好家访信息的记录和整理,注重收集家访对象对资助政策和资助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撰写家访案例或家访日志(100字)附照片,收齐后以“学院名单+家访传温情”命名并于2025年2月28日前将相关案例报送至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三)“助爱回家——我的寒假生活”“我和我的祖国”或“家乡的传统文化和年味”主题作品征集
01活动目的
鼓励学生在寒假期间关注身边人、身边事,用镜头捕捉美好瞬间,以照片或视频的形式展现祖国发展成就、家乡风土人情以及个人成长感悟,传播正能量,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02主题内容
①.“助爱回家——我的寒假生活”:聚焦受助学生返乡后的生活点滴,展现资助政策如何助力他们温暖回家、快乐过年,以及在家乡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回馈社会的行动,体现资助育人的延续性。
②.“我和我的祖国”:引导学生捕捉寒假期间家乡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保障等方面彰显祖国伟大发展的画面,如新建的高铁、整洁的乡村公路、热闹的社区文化活动等,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与自豪。
③.“家乡传统文化和年味”: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家乡独具特色的年俗活动、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等,记录传承千年的文化魅力,展现家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03作品要求
①.作品形式为照片或视频,照片要求画质清晰、构图合理,每组不超过5张,需附带简短文字说明(100字以内),阐述拍摄背景与意义;视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剪辑流畅、主题突出,配有简洁字幕与背景音乐。
②.所有作品必须原创,不得抄袭,参与者应对作品拥有独立、完整的著作权。作品提交时需注明作者姓名、学院、专业、联系方式以及作品主题。
③.各二级学院根据学生提交的作品拟推荐作品需不少于8份(每种类型不少于2份),以“学院名称+作品征集”命名后报送至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五、活动奖励
(一)对于在资助政策宣传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宣传小队,学校将评选出“优秀资助政策宣传团队”若干,颁发荣誉证书,团队成员在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二)对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将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校内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给予作者颁发荣誉证书,获奖作品还将优先推荐参加校外相关比赛。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各二级学院要充分认识此次系列活动对资助育人、文化传承、家校共育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动员学生积极参与,确保活动全面深入开展。
(二)精心指导,确保质量。各二级学院要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宣传技巧培训、作品创作指导,帮助学生提高活动质量,使资助政策宣传深入人心,主题作品富有内涵与感染力。
(三)强化安全,落实责任。各二级学院要对参与活动的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醒学生注意交通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签订安全责任书。同时,明确活动各环节责任人,确保活动有序推进,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四)及时总结,加强宣传。各二级学院要总结凝练工作亮点,注意收集活动素材,开学后将活动总结报告、照片、视频等电子版材料,报送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学校将对活动成果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资助育人氛围。
想要参与活动的同学,具体活动详情,可以扫描加入钉钉群:
文字: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一审一校:孙晓静
二审二校:孙慧君
三审三校:者胜祥
Copyright 2023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 - 学生工作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昆明校区: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海屯路296号 安宁校区:安宁市职教园区麒麟路17号 滇ICP备05007082号-1